教育部發布高中新課標,語文等學科有不少新變化!2018年秋季開始執行
修訂后的課程主要新充實和強化了五個方面
一是強調黨的領導的重要性,在思想政治“政治與法治”部分,要求學生理解堅持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重要性。
二是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,在思想政治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”部分闡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轉化的意義等。
三是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,在語文、歷史、外語等課標中,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、國家觀、民族觀、文化觀,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,能夠在跨文化交流中講好中國故事,堅守中國文化立場。
四是強調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,在地理、生物、化學等課標中,要求學生樹立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,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。
五是強調創新精神、實踐能力的培養,在信息技術、通用技術、數學等課標中要求學生學習了解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處理等內容,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創意設計能力,感悟和弘揚勞模精神。
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有哪些主要變化?
新課標在文本結構、內容及其實施要求等方面進行了改進和完善。
增加了《老子》《史記》等文化經典著作
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14篇(首)增加到72篇
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指出,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這次課標修訂的重點之一,各學科結合自身特點,豐富充實相關內容。其中,語文課標最突出,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貫穿必修、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。
“內容更全了”。在“課內外讀物建議”部分,除保留原有《論語》《孟子》《莊子》外,增加了《老子》《史記》等文化經典著作,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,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。
“分量更多了”。明確規定“課內閱讀篇目中,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占1/2”。
“要求更高了”。在全面加強的同時,還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題,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深入學習研討。將原標準“誦讀篇目的建議”改為“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”,推薦篇目數量也從14篇(首)增加到72篇(首),提高了學習要求。
此外,美術、音樂、體育與健康、數學等課標都增加了有關傳統文化教育內容。如美術課標增設“中國書畫”,內容涉及中國傳統繪畫、書法、篆刻等經典作品欣賞及傳統畫論,促進學生堅守中國文化立場,增強文化自信。
加強革命傳統教育
課內外讀物除毛澤東詩詞外,還有魯迅、郭沫若、茅盾、巴金、艾青、臧克家、賀敬之、郭小川、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。
這次新課標為什么補充了學業質量要求?
這次增加了“學業質量”部分,明確學業質量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狀況的綜合衡量,確立了新的質量觀,改變過去單純看知識、技能的掌握程度,引導教學更加關注育人目的。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,把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,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要求,因材施教,也為考試評價提供了依據。
新課標如何加強與高考綜合改革銜接的?
新的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,在教考關系方面,把學習內容分為必修、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,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、統一高考相關要求以及學生興趣特長發展需要相適應。在考試命題方面,各學科細化了評價目標,加強了對學科素養的測評指導。
編輯整理:武漢龍門尚學

相關文章
聯系我們
報名咨詢: 柳老師 15527095332
龍門尚學簡介
熱門文章
聯系我們
報名咨詢: 柳老師 155270953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