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文賞析:報生活以歌
人生就是一場負重前行,每跨出一步,或偶遇荊棘,或風平浪靜。然而每次跨越坎坷,肩上的重量便隨之增加。我們都知道那是經驗累積的重量,是我們在接下來的旅程中不時拾起的“親切的懷戀”。這份沉淀將使我們前行的步伐更加沉穩有力,伴我們一路高歌。
沒有誰的生活一直是平坦筆直的柏油路。生活從來不單調,有些路修在懸崖峭壁,艱險難行;有些路如蘇州園林的小路,曲徑通幽;有些路置于異域他鄉,羈旅茫然……生活變化無常,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:小心挫折與坎坷。每個人在各自的人生征途上踽踽獨行,我們都無法逃避生活的挫折,而那些曾經的坎坷,經過時間的沖洗,早已稀釋了當初淚水的苦楚,成為普希金口中“親切的懷戀”。
一路坎坷走來,驀然回首,竟拾起了不少懷念。我懷念第一次騎行摔倒的痛楚,懷念深夜獨行的恐懼,懷念成績不理想時擔心父母批評的忐忑,懷念朋友間因誤解而反目的難過……生活曾經給我的難題,現在都成為我“親切的懷戀”。一幕幕傷痛的畫面都恍如昨日,雖真切感受不再,但仍然值得我慢慢咀嚼。因為每一次挫折都是磨礪,我深諳“寶劍鋒從磨礪出”的道理。只有如先驅者魯迅所說,“必須敢于正視,這才可望敢想,敢說,敢做,敢當”,才能從昨日的陰影中走出來。正視挫折,從“親切的懷戀”中汲取力量,繼續負重前行,報生活以歌。
羅曼·羅蘭曾言:“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,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。”假如生活真的欺騙了我們,它若將厄運示之眾人,也請不要灰心。讓我們回看千百年前撰寫《史記》的先賢司馬遷,他飽受腐刑的折磨與屈辱,憑借超乎眾人的毅力在牢獄中著史,于《太史公自序》中發出不畏困厄“賢圣”發憤的振聾發聵之音。再說當代,一篇樸實的散文《賣米》感動了萬千人,作者張培祥面對家徒四壁的困境,從不怨天尤人,一直奮發圖強,最終考入北京大學,為家庭與故鄉揚眉吐氣。他們都是被生活的厄運碾壓過的人,卻都選擇正視坎坷與挫折,以勤奮與微笑回報生活。
一切過去的傷痛都會成為“親切的懷戀”,而唯有從懷念過去中吸取教訓,并正視挫折,方能像泰戈爾一樣,無畏高歌出:“世界以痛吻我,要我回報以歌。”
現場打分:45分。
本文結構嚴謹,從詩歌內容中提煉出“歷經坎坷與厄運,從親切的懷戀中汲取力量,吸取教訓,正視坎坷與挫折,以勤奮與微笑回報生活”的觀點。主體部分運用道理論證和舉例論證,通過具體分析,闡明了觀點,最后升華觀點,結構緊湊而清晰。
文章在素材運用上頗有講究,魯迅、羅曼·羅蘭、泰戈爾等名人名言,司馬遷、張培祥的事例等,古今素材,信手拈來,選材典型,引用精準,無不體現考生閱讀之廣泛,積累之深厚。而開頭結尾處的文字,內涵豐富,富有哲理,耐人尋味。

聯系我們
報名咨詢: 柳老師 15527095332
龍門尚學簡介
熱門文章
聯系我們
報名咨詢: 柳老師 15527095332